第3章 田畔问对

下载免费读
二月二,龙抬头。
  晋阳城外,汾水之畔,一场颇具规模的作秀已然上演。选了一大片还算平整的田地,在刘知远令下,河东节度属下的肉食者们都不得不放下身段,扛着锄头,亲自于田亩间耕作。
  刘知远为首,亲自下田,以表“重农桑、务耕田”之意。刘知远治河东数年,此前虽有劝课农桑的措施,却还从没有像今日这般搞个热闹的仪式,亲力亲为,来下这“开年第一锄”。此番动作,其中意义,却是耐人寻味。
  随行的文武,要说多甘愿,那倒不见得。只是北平王如此,面上总得笑嘻嘻,跟着做出一副勤恳的样子。
  清晨那场春雨,还有人在感叹那是个好兆头,待下地之后,形容多有不乐意了。被雨水打湿的泥土,分外黏脚,动作间仿佛有股怪力将人往地下拽。耕地这种活,却是将河东的官老爷们折腾得够呛。但刘知远有令,一人一亩。
  刘承祐既随行而来,自然也参与到这场作秀之中,撸起袖子,卷起裤脚,脱去鞋袜,赤着脚下地。拾着锄具,刘承祐是头一次尝试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滋味,并不容易,耗时费力,且消磨耐心。不过刘承祐,倒是显得不骄不躁的,不急不缓地翻着地,仿佛在磨练心态一般。
  离得刘承祐不远,倒是有名粗豪大汉,表情严肃,目露凶芒。抡起锄头,用力地往田里砸,将心中的郁愤之气朝脚下的土地狠狠发泄。这是刘知远的爱将,北京武节都指挥使、兼领雷州刺史史宏肇。此人出身农民,却从来厌恶农事,这番让他下地干活,哪怕是做样子,都做不好。
  “江山动荡,社稷沉沦,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打仗了!”锄头大力一挥,扬起一土块,扶腰而立,史宏肇朝刘知远方向瞄了眼,嘴里碎念着:“也不知大王作何想法,不忙着整军备战,竟有闲暇来这地里摆弄锄犁......”
二月二龙抬头晋阳城外汾水之畔一场颇具规模的作秀已然上演选了一大片还算平整的田地在刘知远令下河东节度属下的肉食者们都不得不放下身段扛着锄头亲自于田亩间耕作刘知远为首亲自下田以表重农桑务耕田之意刘知远治河东数年此前虽有劝课农桑的措施却还从没有像今日这般搞个热闹的仪式亲力亲为来下这开年第一锄此番动作其中意义却是耐人寻味随行的文武要说多甘愿那倒不见得只是北平王如此面上总得笑嘻嘻跟着做出一副勤恳的样子清晨那场春雨还有人在感叹那是个好兆头待下地之后形容多有不乐意了被雨水打湿的泥土分外黏脚动作间仿佛有股怪力将人往地下拽耕地这种活却是将河东的官老爷们折腾得够呛但刘知远有令一人一亩刘承祐既随行而来自然也参与到这场作秀之中撸起袖子卷起裤脚脱去鞋袜赤着脚下地拾着锄具刘承祐是头一次尝试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滋味并不容易耗时费力且消磨耐心不过刘承祐倒是显得不骄不躁的不急不缓地翻着地仿佛在磨练心态一般离得刘承祐不远倒是有名粗豪大汉表情严肃目露凶芒抡起锄头用力地往田里砸将心中的郁愤之气朝脚下的土地狠狠发泄这是刘知远的爱将北京武节都指挥使兼领雷州刺史史宏肇此人出身农民却从来厌恶农事这番让他下地干活哪怕是做样子都做不好江山动荡社稷沉沦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打仗了锄头大力一挥扬起一土块扶腰而立史宏肇朝刘知远方向瞄了眼嘴里碎念着也不知大王作何想法不忙着整军备战竟有闲暇来这地里摆弄锄犁听其言刘承祐余光不由扫向史宏肇此人看起来是在忧心时局但刘承祐清楚这厮只是单纯地不愿做此低贱活口出抱怨罢了淡漠地收回目光刘承祐继续埋头苦干大王您先歇歇吧年纪毕竟大了在刘知远有撑腰动作时侍候在边上的一名牙将立刻迎了上去殷勤地搀扶着刘知远并不逞强放下锄头拭去手上的些许泥尘走到田畔上铺陈的一方毯席坐下接过水袋畅饮一口目光游移观察着周遭文武的情况注意力很快放到两个儿子身上了刘承训一向是属于四体不勤的动作笨拙垦作乏力早已气喘吁吁正靠在田埂上偷着小懒反倒是刘承祐那一锄一锄淡定平和的动作配合着沉稳得过分的表情让刘知远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奇让大郎二郎过来歇歇抬指刘知远朝左右吩咐着得悉刘知远召见刘承祐仍旧徐徐将脚下一方土壤锄翻了方才慢悠悠地朝刘知远走去近前刘承祐一板一眼地行了个礼父亲坐刘知远正与刘承训商谈着什么抬眼看了看刘承祐示意他坐下是应了声刘承祐坐下喝了口水然后默默地听二人交谈刘知远的兴致似乎挺高看着兄弟俩轻声问道大郎二郎近来有人建议孤去汴京觐见契丹主以求保全你们觉得如何话音一落刘承训立刻就急了激动道万万不可啊契丹虎狼之族契丹主更是贪暴之君父亲若去岂非羊入虎口父亲乃一方伯主身系河东数十万军民安危岂可轻离而入危地听其言刘知远没有应答只是恍有所思淡淡地看着他赵在礼刘继勋等晋臣之亡前车之鉴犹在眼前父亲不可不警惕于心啊看刘知远对自己的话没什么反应刘承训更急向刘知远举了两个例子二月二,龙抬头。
  晋阳城外,汾水之畔,一场颇具规模的作秀已然上演。选了一大片还算平整的田地,在刘知远令下,河东节度属下的肉食者们都不得不放下身段,扛着锄头,亲自于田亩间耕作。
  刘知远为首,亲自下田,以表“重农桑、务耕田”之意。刘知远治河东数年,此前虽有劝课农桑的措施,却还从没有像今日这般搞个热闹的仪式,亲力亲为,来下这“开年第一锄”。此番动作,其中意义,却是耐人寻味。
  随行的文武,要说多甘愿,那倒不见得。只是北平王如此,面上总得笑嘻嘻,跟着做出一副勤恳的样子。
  清晨那场春雨,还有人在感叹那是个好兆头,待下地之后,形容多有不乐意了。被雨水打湿的泥土,分外黏脚,动作间仿佛有股怪力将人往地下拽。耕地这种活,却是将河东的官老爷们折腾得够呛。但刘知远有令,一人一亩。
  刘承祐既随行而来,自然也参与到这场作秀之中,撸起袖子,卷起裤脚,脱去鞋袜,赤着脚下地。拾着锄具,刘承祐是头一次尝试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滋味,并不容易,耗时费力,且消磨耐心。不过刘承祐,倒是显得不骄不躁的,不急不缓地翻着地,仿佛在磨练心态一般。
  离得刘承祐不远,倒是有名粗豪大汉,表情严肃,目露凶芒。抡起锄头,用力地往田里砸,将心中的郁愤之气朝脚下的土地狠狠发泄。这是刘知远的爱将,北京武节都指挥使、兼领雷州刺史史宏肇。此人出身农民,却从来厌恶农事,这番让他下地干活,哪怕是做样子,都做不好。
  “江山动荡,社稷沉沦,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打仗了!”锄头大力一挥,扬起一土块,扶腰而立,史宏肇朝刘知远方向瞄了眼,嘴里碎念着:“也不知大王作何想法,不忙着整军备战,竟有闲暇来这地里摆弄锄犁......”
  听其言,刘承祐余光不由扫向史宏肇。此人看起来是在忧心时局,但刘承祐清楚,这厮只是单纯地不愿做此“低贱活”,口出抱怨罢了。淡漠地收回目光,刘承祐继续埋头苦干......
  “大王,您先歇歇吧。”年纪毕竟大了,在刘知远有撑腰动作时,侍候在边上的一名牙将,立刻迎了上去,殷勤地搀扶着。
  刘知远并不逞强,放下锄头,拭去手上的些许泥尘,走到田畔上铺陈的一方毯席,坐下,接过水袋畅饮一口。目光游移,观察着周遭文武的情况。
  注意力很快放到两个儿子身上了,刘承训一向是属于四体不勤的,动作笨拙,垦作乏力,早已气喘吁吁,正靠在田埂上偷着小懒。反倒是刘承祐,那一锄一锄,淡定平和的动作,配合着沉稳得过分的表情,让刘知远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奇。
  “让大郎、二郎过来歇歇!”抬指,刘知远朝左右吩咐着。
  得悉刘知远召见,刘承祐仍旧徐徐将脚下一方土壤锄翻了,方才慢悠悠地朝刘知远走去。
  近前,刘承祐一板一眼地行了个礼:“父亲。”
  “坐!”刘知远正与刘承训商谈着什么,抬眼看了看刘承祐,示意他坐下。
  “是!”应了声,刘承祐坐下,喝了口水,然后默默地听二人交谈。
  刘知远的兴致似乎挺高,看着兄弟俩,轻声问道:“大郎、二郎,近来有人建议孤去汴京觐见契丹主,以求保全,你们觉得如何?”
  话音一落,刘承训立刻就急了,激动道:“万万不可啊。契丹虎狼之族,契丹主更是贪暴之君,父亲若去,岂非羊入虎口。父亲乃一方伯主,身系河东数十万军民安危,岂可轻离,而入危地?”
  听其言,刘知远没有应答,只是恍有所思,淡淡地看着他。
  “赵在礼、刘继勋等晋臣之亡,前车之鉴,犹在眼前。父亲不可不警惕于心啊......”看刘知远对自己的话没什么反应,刘承训更急,向刘知远举了两个例子。
二月二,龙抬头。
  晋阳城外,汾水之畔,一场颇具规模的作秀已然上演。选了一大片还算平整的田地,在刘知远令下,河东节度属下的肉食者们都不得不放下身段,扛着锄头,亲自于田亩间耕作。
  刘知远为首,亲自下田,以表“重农桑、务耕田”之意。刘知远治河东数年,此前虽有劝课农桑的措施,却还从没有像今日这般搞个热闹的仪式,亲力亲为,来下这“开年第一锄”。此番动作,其中意义,却是耐人寻味。
  随行的文武,要说多甘愿,那倒不见得。只是北平王如此,面上总得笑嘻嘻,跟着做出一副勤恳的样子。
  清晨那场春雨,还有人在感叹那是个好兆头,待下地之后,形容多有不乐意了。被雨水打湿的泥土,分外黏脚,动作间仿佛有股怪力将人往地下拽。耕地这种活,却是将河东的官老爷们折腾得够呛。但刘知远有令,一人一亩。
  刘承祐既随行而来,自然也参与到这场作秀之中,撸起袖子,卷起裤脚,脱去鞋袜,赤着脚下地。拾着锄具,刘承祐是头一次尝试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滋味,并不容易,耗时费力,且消磨耐心。不过刘承祐,倒是显得不骄不躁的,不急不缓地翻着地,仿佛在磨练心态一般。
  离得刘承祐不远,倒是有名粗豪大汉,表情严肃,目露凶芒。抡起锄头,用力地往田里砸,将心中的郁愤之气朝脚下的土地狠狠发泄。这是刘知远的爱将,北京武节都指挥使、兼领雷州刺史史宏肇。此人出身农民,却从来厌恶农事,这番让他下地干活,哪怕是做样子,都做不好。
  “江山动荡,社稷沉沦,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打仗了!”锄头大力一挥,扬起一土块,扶腰而立,史宏肇朝刘知远方向瞄了眼,嘴里碎念着:“也不知大王作何想法,不忙着整军备战,竟有闲暇来这地里摆弄锄犁......”
  听其言,刘承祐余光不由扫向史宏肇。此人看起来是在忧心时局,但刘承祐清楚,这厮只是单纯地不愿做此“低贱活”,口出抱怨罢了。淡漠地收回目光,刘承祐继续埋头苦干......
  “大王,您先歇歇吧。”年纪毕竟大了,在刘知远有撑腰动作时,侍候在边上的一名牙将,立刻迎了上去,殷勤地搀扶着。
  刘知远并不逞强,放下锄头,拭去手上的些许泥尘,走到田畔上铺陈的一方毯席,坐下,接过水袋畅饮一口。目光游移,观察着周遭文武的情况。
  注意力很快放到两个儿子身上了,刘承训一向是属于四体不勤的,动作笨拙,垦作乏力,早已气喘吁吁,正靠在田埂上偷着小懒。反倒是刘承祐,那一锄一锄,淡定平和的动作,配合着沉稳得过分的表情,让刘知远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奇。
  “让大郎、二郎过来歇歇!”抬指,刘知远朝左右吩咐着。
  得悉刘知远召见,刘承祐仍旧徐徐将脚下一方土壤锄翻了,方才慢悠悠地朝刘知远走去。
  近前,刘承祐一板一眼地行了个礼:“父亲。”
  “坐!”刘知远正与刘承训商谈着什么,抬眼看了看刘承祐,示意他坐下。
  “是!”应了声,刘承祐坐下,喝了口水,然后默默地听二人交谈。
  刘知远的兴致似乎挺高,看着兄弟俩,轻声问道:“大郎、二郎,近来有人建议孤去汴京觐见契丹主,以求保全,你们觉得如何?”
>> 用笔趣阁APP, 第一时间看更新 << 下一页

左翻页区

呼出菜单

右翻页区

统计位置